【世界快播报】数读高质量丨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应急体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国医疗应急队伍达6500余支 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实现省级全覆盖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应急体系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左翰嫡
国家卫生健康委7月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医疗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有关情况。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左翰嫡 摄
“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财政部建成了40支国家级医疗应急队伍,同时也指导各省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医疗应急队伍,共计6500支。”在7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介绍,我国以快速响应、高效处置为目标,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全面建立健全医疗应急预案体系,强化应急处置各个环节工作,加强医疗应急基地、医疗应急队伍、医疗应急物资储备等各方面建设,初步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应急体系。
十年来,我国医疗应急队伍建设发展非常迅速。40支国家医疗应急队伍中,有32支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类、5支是中毒救治类、3支是核辐射救治类。5支队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功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应急医疗队认证,我国也成为世界上拥有国际应急医疗队伍最多的国家之一。2020年初,全国23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第一时间到达武汉,携带移动CT、检测实验室以及一些移动单元驻扎在定点医院、方舱,出色完成了疫情防控武汉保卫战期间的救治任务。此外,国家医疗应急队伍还多次承担国际上包括风灾、地震、疫情等国际救援任务,受到国际社会好评。到“十四五”末,国家医疗应急队伍计划由目前的40支增加至60-70支。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30年要建立起覆盖全国和较为完善的紧急医学救援体系,突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和紧急医学救援能力要达到发达国家水平。郭燕红介绍,我国医疗应急指挥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健全,进一步强化了各级政府职责,明确了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由卫生健康部门统筹协调、多部门参与、军地协同的医疗应急联动机制更加完善,形成了“上下贯通、横向联动”的工作格局;医疗应急能力建设得到进一步强化,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各省规划布局的基础上,规划建设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以及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实现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项目全覆盖,和医疗应急队伍一同形成了国家突发事件医疗应急工作的核心力量。
记者了解到,为更好发挥专家力量,国家卫生健康委从全国遴选了一批业务过硬、作风优良、实战经验丰富的权威专家,成立了“国家医疗应急专家组”,涵盖急诊、重症、呼吸、烧伤、骨科、儿科、心理等22个与医疗应急相关联的专业,总计近540人,确保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更加迅速、高效地调派国家专家赶赴现场开展伤员救治工作,并开展远程多学科会诊指导。同时,专家组还在指导医疗应急能力建设和体系建设、推动医疗应急工作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山区海岛等偏远地区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医疗力量相对不足。“浙江省有26个山区县、6个海岛县,是海岛数量最多的省份。我们坚持底线思维,重点从四个方面不断提升医疗应急能力和保障水平。”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俞新乐说,在院前急救方面,全省建设77家120急救中心,1163个急救站点,配置救护车2630辆,每2.5万人配备1辆救护车,2022年度浙江农村地区平均急救反应时间缩短至14分45秒;在紧急医学救援方面,推动建设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国家海上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等2个国家级基地和浙东、浙北、浙西、浙南、浙中5个省级区域医学救援基地;在应急队伍建设方面,每个乡镇卫生院都有应急小分队,能够保证在15分钟内力量到位,县级能够保证在30分钟内力量到位,全省医疗机构建设57个直升机停机坪,覆盖11个地市和43个县市区;在应急物资调配方面,会同经信部门建立应急物资在线系统,对流通领域和医疗机构重要应急物资进行数字化管理,确保平时家底清楚,战时精准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