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标签上的QS是指_食品标签 当前关注
你们好,最近小品发现有诸多的小伙伴们对于食品标签上的QS是指,食品标签这个问题都颇为感兴趣的,今天小活为大家梳理了下,一起往下看看吧。
1、标签必然要标明食品的类别,类别名称必须是国家批准的标准名称,能够体现食品的本质。
(资料图片)
2、比如你可能看到一盒饮料标着“咖啡牛奶”,但它到底是饮料还是奶制品呢?如果你看到标签上的“食品类别”一项写着“调味奶”,你就知道这是在牛奶中加入了一些咖啡和糖。
3、而不是在水中加入糖、增稠剂、咖啡和一点点牛奶。如果是后者,那么属于食品类的“乳饮料”,而不是牛奶。
4、同样,你看到一个瓶子,上面画着美丽的水果。属于果汁还是饮料?还要看产品类别。如果是“果汁”,也就是说,除了水果榨出的汁,根本没有水。如果是“果汁饮料/饮品”,也就是说比纯果汁加了更多的水。
5、所谓饮料,就是以水为主的液体食品。无论是甜的还是淡的,无论是看起来像果汁还是牛奶,在大量的水中加入一点点天然成分,还可以加入糖、香精、磷酸盐、增稠剂、乳化剂等多种成分,让口感和质感更加诱人。
6、总之,不管产品名称多么花里胡哨,多么吸引眼球,只要仔细看看食品类别,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7、2看配料表。
8、食物的营养质量本质上取决于原料及其比例。按照规定,含量最大的原料排在最前面,含量最小的原料排在最后。
9、比如一款谷物产品的配料表上写着“米粉、蔗糖、麦芽糊精、燕麦、核桃、…………”,说明米粉含量最高,蔗糖次之,燕麦、核桃很少。这样一个产品的营养价值可想而知。如果产品的配料表上写着“燕麦,米粉,
10、蔗糖、麦芽糊精、核桃.“它的营养质量应该好得多。
11、再比如买一瓶看起来像牛奶的果味牛奶,就看配料表。配料表越复杂,产品离牛奶越远。不知道的成分越多,不自然的成分就越多。
12、饮料产品上通常会标注“10%原汁含量”或“30%牛奶含量”的字样,告诉你其中有多少来自天然原料,其余的由非营养成分和水制成。
13、目前,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标识越来越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食品中使用的所有食品添加剂都必须在配料表中标明,即使消费者并不知道。——通常我们会看到“食品添加剂:”或者“食品添加剂()”这样的字眼。
14、冒号后或括号内的内容为食品添加剂。因为添加剂的用量非常少,不到1%,所以没有特别的顺序。
15、根据法律法规要求,食品添加剂不能简单使用“色素”、“甜味剂”等模糊名称,必须标明具体名称。这样,消费者就可以从配料表中的“食品添加剂”一词中看到一些自己平时看不懂的名称,比如“柠檬黄”、“胭脂红”。
16、与颜色有关的一定是色素;“阿斯巴甜”和“甜蜜素”一定是甜味相关的甜味剂.看多了,你会慢慢熟悉常用的食品添加剂。
17、对于很多食物来说,营养是人们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对于以味取胜的食物,也要小心卡路里、脂肪、钠含量等指标。根据中国相关法律法规食品标签,
18、2013年1月1日出厂的每一件产品都必须标注五项基本营养数据,包括食物中所含的能量(俗称热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和钠含量。
19、以及这些含量与每日参考值(NRV)的比值。
20、营养成分表是食物中最难的部分,需要一定的营养知识基础。不过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也是很有用的。这里有两个用营养成分表选择食物的简单小技巧。
21、比如你买一个豆浆粉产品,很明显是为了获取蛋白质等营养成分。那么,一般来说,蛋白质含量越高的产品,来自大豆的成分越多,保健功能就越强。因此,100克中含有20克蛋白质的产品,
22、通常比100克中含15克蛋白质的产品要好。
23、又比如说,购买饼干和蛋糕之类食品的时候,如果要控制体重,就要小心看看其中含有多少能量,多少脂肪。如果一个产品脂肪含量特别高,比如100克中含有35克脂肪,它的能量一定也会特别高。
24、看一下“占NRV%”这一栏,其中能量这一行的数值越高,说明在吃同样数量的时候,这种产品越容易让人长胖。比如说,A产品100克所含的能量占NRV的比例是15%,B产品是20%,那么吃同样的数量时,
25、显然B产品更容易让人长胖。
26、不过,有些产品知道自己的营养成分表数据太难看,它们会想方设法地“伪装”成看起来不那么扎眼的数据,这就是营养成分表的常见“猫腻”之一。
27、比如说,在购买饮料时,为了避免商家玩猫腻,还要仔细看一下营养成分表是按每100毫升的量来计算,还是按照一瓶(500毫升左右)或自己随便定的数量(比如240毫升)来计算的。有时候,
28、由于其中所含能量(糖)太高,商家就选择用100毫升中所含的数值来做营养成分表,猛一看,会以为其中能量较低糖较少,容易误导消费者。
29、另一个典型案例是薯片,它往往会按“一份”来标注营养素数据,而一份到底是30克,还是45克或55克,那就随心所欲了。比如说,消费者看一下盒装薯片的营养成分表,会觉得其中脂肪和钠并不高,
30、其实细细一看才发现,越来这是30克的数量,如果换算成100克的话,数量相当惊人啊!一盒总量是105克的薯片,并没有分成小包,却硬要算成是3.5份,是不是有点误导嫌疑啊!
31、有些产品看起来可能便宜,但如果按照净含量来算,很可能会比其他同类产品反而昂贵。
32、例如,一种面包产品的价格可能令你心动,体积也差不多大。但是一种产品的净含量写着120克,另一种写着160克。实际上,前者可能只是发酵后更为蓬松,但从营养总量来说,显然后者更为合算。
33、保质期指可以保证产品出厂时具备的应有品质,过期品质有所下降,但很可能仍然能够安全食用;保存期或最后食用期限则表示过了这个日期便不能保障食用的安全性。
34、在保质期之内,应当选择距离生产日期最近的产品。虽然没有过期意味着食物仍具有安全性和口感,但毕竟随着时间的延长,其中的营养成分或保健成分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35、例如,某种酸奶的保质期是14天,但实际上,即便在冰箱中储藏,其中的乳酸菌活菌数量都在不断降低。所以,为了获得其中的健康益处,最好能够选择距离生产日期最近的酸奶。
36、同时,保质条件也极为重要。比如一种瓶装牛奶,或者一包豆制品,包装上标明在4-6度下能储藏5天,消费者却以为它可以在室温下存放,结果很可能一天之后就坏了。如果消费者不注意食品包装上对储藏条件的说明,
37、经常会犯这类错误,结果是浪费银子、浪费资源还影响心情。
38、很多食品的包装上有各种质量认证标志,比如有机食品标志、绿色食品标志、无公害食品标志、原产地标志、ISO认证标志、QS标志等。
39、QS标志是所有食品市场准入标志,没有它的食品就不能在超市销售。有机、绿色和无公害标志代表着产品的安全品质符合相关标准,特别是在农药残留方面有一定优势,但不代表营养品质更好。
40、原产地标志代表产品出自最佳产地,能达到这个产地所出产的知名农产品的应有品质。ISO认证标志代表着企业的管理质量,表明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管理能力较强,有利于预防生产事故和不合格产品的出现,
41、但与营养价值没有关系。
42、消费者可以在网上查询各种认证标志的图形和具体意义。一般来说,在其他指标相同的情况下,最好能够优先选择有认证的产品。
43、此外,还有很多信息可以进一步了解,比如产品的执行标准号,产品的食用说明,食物过敏原信息,产品的产地等。产地不同,环境质量就可能不同,食品的安全性和感官品质也就不同。标准不同,
44、产品的品质也就会有很大差别,比如纯酿造醋和配制醋的执行标准号就不一样。只是,这一点普通消费者恐怕比较难以了解,需要有食品专业的基本专业知识。
45、不过,产品的食用说明还是很有价值的,有时候不看说明凭经验来食用,有可能会给自己找来麻烦。比如包装上明明写着,一小包五香调味料用于5公斤肉类的调味,
46、而消费者很可能把它倒进只煮着一只鸡的锅里.那汤的味道就可想而知啦。
47、食物过敏原也很重要,虽然大部分人并没有明显的食物过敏,但对少数人来说,含有过敏成分很可能会让他们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甚至可能危及性命。
48、食物中常见标示的过敏原包括花生、坚果、大豆、牛奶、鸡蛋、小麦面筋蛋白(麸质)等。
49、细看以上信息之后,产品的优劣就一目了然,广告宣传也不再能够轻易“忽悠”你购买那些对厂家来说利润最大的产品了。如果每个消费者都成为选购食品的大行家,那么我国的食品的整体品质也会越来越高。
以上就是食品标签这篇文章的一些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